“滴,滴……”刘广亮的微信又响了。
作为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广亮从2月2日开始带领农业科技..团,跑遍了300多个行政村。
“俺家的小麦发黄,还成片成片地枯死,这是咋回事?”卫辉市安都乡庄和村一名农民通过微信发来求助。
指导意见很快出炉:年前没有浇水,麦田有些旱,现在刚刚浇过,叶子有些发干。“建议你喷洒叶面肥和杀菌剂,一亩地一小包就行,要适量。”
立春一过,新乡市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启动“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和“百站包万家”活动,指导农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抢抓农时搞生产。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的麦田里,一架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为小麦喷洒农药。“农管家”服务点负责人杜焕永正安排无人机操作手进行作业,“用无人机作业效率非常高,短短10分钟就能把6亩麦田喷洒完毕。”
滑县把传统的农技服务与移动网络结合起来,在河南省率先推出“滑县农管家”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上有一系列菜单,播种、旋耕、浇水、打药、机收等服务明码标价。农民手机“下单”,“农管家”照单“上菜”。农民选好项目后下单,平台就会将订单派送到指定的服务点,由服务点安排作业。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这在我们滑县农村已成为现实。”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说,稳粮食是责任更是使命,必须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让我们打通了科技入户‘.后一公里’。”
脚上满泥土,手上看微信,线下线上全方位服务。在河南各地,正值技术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科技人员利用电视台、广播、微信群、网络直播等形式,使远程指导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线上答疑与当面答疑相结合,灵活开展生产服务、农资供应和农技指导,深受农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