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多地区加速取缔。据北京商报记者9月16日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各地针对网贷风险专项整治都在加快推进,至少已有19个省市官宣全面取缔网贷业务,并开启了后续的处置工作。
一方面是运营机构的锐减。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有关负责人9月14日通报称,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在运营网贷机构仅剩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贷余额下降84%;出借人下降88%;借款人下降73%。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已连续26个月下降。

此外,监管对清退工作也有表态。郭树清曾表示,可能到今年底,专项整治工作就会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的监管”。而9月14日的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也提出,下一步,银保监会要继续深入彻底开展网络借贷风险整治,如期完成整治收官工作。
“自2015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启动至今,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推进在宏观层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实质性的成效,网贷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参与人数显著下降,基本符合预期。”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同样认为,这一清退进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内容,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组成,在攻坚战即将收官的2020年,预计网贷机构数量在年底有望“清零”。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则称,目前,虽然网贷出清速度快,但剩余15家涉及出借人群体庞大,有较大社会影响,后续仍需要时间抽丝剥茧,有策略有步骤地逐渐出清,不宜罔顾风险一次性出清。
另对网贷平台,肖飒进一步称,“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量总监级别以上的管理层员工,在离职2-3年后还被当作犯罪嫌疑人抓捕,我们还是建议仅剩的15家网贷平台千万不要触及刑法红线,争取软着陆”。
本文转自人民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